close

亞里斯多德曾經說過:「人是群居的動物。」既然人無法離群索居,必然產生人與人之間的溝通。而在現今溝通管道多元化的社會中,人們卻漸漸忽略傳統的溝通方式:說話以及書信。說話是人與人溝通最為直接的方式,但是有些情感的表達是無法短時間利用話語而表現出來的,這種情況就得靠書信傳達了。然而書信必須仰賴寫作能力,才能準確且深刻的表達出情感以及事件。因此如何精進寫作能力儼然是我們溝通能力中最必須精修的能力了。


網路溝通方式的普遍,也改變了許多人類透過文字溝通的方式,像是所謂的火星文以及其他簡便的圖文縮寫方式,在在提醒著寫作能力不再是重要的溝通能力。真是如此嗎?根據天下雜誌「教出寫作力」的描述:「在網路科技成為主要溝通工具的年代,寫作力反而重新要上檯面成為各國重視的基本能力……。」,各個國家體認到如此重要的議題,也因此分別展開許多與寫作能力培養的計畫,如:「日本掀起日本語學習熱,香港從根本改善中文課程,提升港人的語文能力,澳洲進行百年難得的語文教育大調查,找出最佳的語言教學方法;瑞典、芬蘭更透過課程設計、圖書館的推廣,讓閱讀與寫作成為全民運動。」如何精進寫作教學儼然成為世界各國教學的重點之一了。


因此身為教師的我,必然也要深思,該如何精進自己的寫作教學,才能使學生再面對未來使用文字溝通或是紀錄時,不再如盲人駛船,無所適從。


首先,應該先認清「寫作教學」不應該是語文課的附屬教學。過去,教師們將寫作定義成「作文」,因此學習如何利用技巧「創作」文章,幾乎就是作文課全部。修辭、語法,優美詞句,名言佳句等等,都要默背在心,才有材料組合成優美的文章。不過,根據美國國家寫作委員會(National Commission on Writing)在推動美國各級學校寫作改革的報告書中強調,學生必須「學習寫作」(learn to write)與學會「透過寫作學習」(write to learn):「如果學生要能自我學習、自我發展知識,就必須有能力將一堆瑣碎資料、數據消化重組,並透過語言的表達來跟別人溝通。簡而言之,學生要能學習,必須會寫作。」也因此,美國大學入學考試SAT,從二○○五年起開始加考短文寫作;美國頂尖長春藤名校,紛紛設置「寫作中心」,把「寫作」訂為大學生的「必修課」。所以我會將寫作定義為「是思考的工具,也是思考的成果」。


要會思考就必須先學會如何思考,因此我認為,要精進寫作能力,次二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以及習慣。閱讀並非機械式的將文字逐一讀完解釋字義,而是應該先進行廣泛的閱讀、大量的識字,再進行研究文法修辭的法則,最要緊的還是在多所比較,多所歸納,揣摩體會,務必要發現作品的特性,與作者寫作的技巧,然後對於整個語文程度才能有幫助。再則閱讀習慣的培養必須融入日常生活中,如學校以及家庭都能配合,佈置適當情境或環境讓學童樂於閱讀並且習於閱讀,那麼對於精進寫作教學工作,必定發生推波助瀾的效果。


最後,我認為一個好老師針對寫作教學該做的事,不是花很多時間「批改作文」。逼學生「每學期教出幾篇作文」,並不是評估教學績效最好的方式,反而可能是導致學生厭惡寫作的罪魁禍首。教師應該扮演的是「引導」的角色,不要一直強調「如何教」,而要看重學生「如何學」。引導學生針對題目進行思考,廣泛的進行資料的蒐集以及組合,不斷地腦力激盪,最後讓孩子樂於利用文字紀錄,這樣的方式比起「批改後教作文」應該會更有效。


因此,認清寫作能力的重要性,再則釐清寫作教學的內涵,設法培養學童閱讀的能力以及習慣,以上就是我針對如何精進寫作教學的看法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enhua97101 的頭像
    wenhua97101

    201 地基蓋完,開始蓋樓

    wenhua97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